证券如何申请杠杆 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张鹏军:低利率成新常态,2025年理财业务开启新打法

发布日期:2025-01-10 21:58    点击次数:133

  

证券如何申请杠杆 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张鹏军:低利率成新常态,2025年理财业务开启新打法

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定调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债市做多热情高涨。

进入12月,货币宽松预期较高,债市各期限各品种收益率快速下台阶。10年国债收益率持续突破年内低点,目前位于1.75% 附近,自年初已下行约90个bp。债券圈惊呼“职业生涯还剩几个bp”,固收圈感慨“中高息资产难觅”,整个资产圈对“资产荒”的提法几乎没有异议。

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张鹏军表示,如何在低利率环境下展业是其上任首年一直在思考的命题。

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 张鹏军

产品业绩是最能承载并检验一家理财公司投研韧性的指标。而张鹏军的思考成果,一定程度上在贝莱德建信理财相关产品业绩上凸显。

以信用债打底的贝裕信用精选系列,今年以来截至三季度末的业绩达标率高达98%,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为3.67%;贝远美元(含QDII)封闭式产品截至11月末的业绩达标率高达100%;发行的目前国内唯一一只十年期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截至今年12月12日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9%,业绩在51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中排名第一,该产品显著特点是,含有30%的权益类资产。

中央政治局会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理财投资人和机构配置行为意味着什么?在低利率新常态下,如何提升权益投资能力,如何用更有效的考核指标约束和激励投资经理的投资行为?贝莱德建信理财对个人养老金理财的备战情况如何,能否延续此前养老理财试点产品的强势业绩?券商中国记者现将张鹏军的最新核心思考呈现如下。

低利率成理财展业“新常态”,理财公司要做三方面提升

券商中国记者:作为无风险资产标志性定价锚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今年1月初2.6%下方的位置一路向下突破至1.8%下方。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理财市场会有哪些投资机会?理财公司的配置行为会发生何种变化?

张鹏军:短期看,随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债券市场的利率走势有可能出现进一步下行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固收类产品凭借其收益相对稳健、风险可控的特性,仍然会是客户理财的理想工具。

长期看,在国内市场无风险利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坚持低风险的底线,慢慢接受和适应低利率时代的到来,接受低风险理财产品低收益的新常态;二是根据自身情况,在理财规划中拨出一定比例的长期风险预算,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配置一定比例的中、高风险产品,参与权益市场,力争获取对应的风险收益;三是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这可以是境内的外币产品、QDII和QDLP产品,配置了海外产品的多资产产品,也可以是各种跨境的基金或者理财产品等等。

不管是投资者做出哪一种选择,理财机构都有机会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财产品。

首先,理财机构需要不断提升投资能力,利用理财牌照的宽度去挖掘各类优质资产,提供更多资产配置方案,满足不同风险承受度客户的理财需求。这既包含了通过固收类资产打底、叠加权益弹性的“固收+”产品,也包含了多资产多策略的配置型产品,例如针对养老需求设计的混合类养老理财产品。

其次,理财公司也要提高含权产品的投资能力,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交易效率,力争为客户创造出更多的收益。

最后,理财公司需要利用好海外市场的投资机会,灵活使用、配置各类跨境投资组合工具,争取从全球更深的市场寻找收益,补充提升投资组合的综合收益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服务客户的理财需求。

不管客户做出哪种选择,理财机构都有机会去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因为理财公司的牌照相对其他资管机构而言,可配置的资产是最宽的,从而有机会在市场发掘更多的其他优质资产。在管理效率和交易效率提升方面,比如债券市场交易能力和产品精细化管理程度,理财公司目前仍有很多方向需要改进和提高。

券商中国记者:你刚才提到了在低利率新常态下,理财公司要提高含权产品的投资能力。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理财入权益的“堵点”一直没有被真正打通。包括首次购买权益型R4、R5产品仍须到柜台面签,以及银行理财截至目前尚未获准在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及券商平台销售等,都会将银行理财局限在银行这个渠道本身。对此你如何看待?

张鹏军:你这里提到了两个非常好的问题。一个是关于高风险理财产品的销售方式;一个是关于普通理财产品的销售方式。这两个问题的背后是同一个原则:金融产品的适当性销售,如何将不同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销售给风险承受能力适配的理财客户。

对高风险产品首次销售要求进行面签,是为了规范销售行为,确保销售人员向客户进行完整、准确的风险揭示,确保投资者全面、准确理解产品特征和风险,从而确定投资风险适配的产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金融科技的进步和投资者的逐渐成熟,我们相信应该有更便捷的方式来实现同样的目的。

同样的逻辑,理财产品相比同类的基金产品,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却只能通过银行渠道进行销售。在产品规则、信披要求和销售监管等前置条件趋同的情况下,将已趋成熟的互联网和券商等第三方平台开放给理财公司的产品,不失为助力理财公司净值化转型,推动大资管新规全面落地的有益尝试;对客户而言,在传统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之外,又多了很多理财产品的选择,也算是双赢的局面。

券商中国记者:“业绩比较基准”和其引申出的理财产品达标率考核,这两年在业内引起的讨论越来也多。你如何看待多家银行理财下调业绩比较基准这一现象?“产品达标率”的存在必要性是否充足?贝莱德建信理财会用哪些考核指标约束和激励投资经理的投资行为?

张鹏军:“业绩比较基准”通常是以固定数值或固定数值区间作为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依托于目前理财产品99%是固定收益和混合类,99%是R1—R3中低风险产品的大环境,被理财机构和理财客户理解和接受的报价方式,具备其合理性。

当前市场对业绩比较基准相关的一些现象的质疑,一定程度上源于理财客户对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期望滞后于利率市场的变化,导致理财公司在利率下行周期,常常在负债端与资产端存在负利差缺口。负债成本的压力与达标率的压力相叠加,导致理财公司容易出现动作变形,进而加大产品的投资风险,或对业绩基准的形态进行种种“创新”,这些都是我们不提倡的。

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理财产品应当回归其本源,通过投资者教育和日常宣传引导,降低投资者对收益的预期,同时对久期、杠杆、信用等各类风险进行严格约束,努力提升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理财产品的达标率,树立净值化转型后理财产品的良好口碑。

从客户的角度,我们建议将“业绩比较基准”和“产品达标率”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估,可以看出理财公司的产品设计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能够根据市场环境条件,科学配置资产,设计优化产品,提出业绩比较基准,并圆满达标的理财公司无疑会赢得客户的信任。而客户基于信任的体验,也会委托更多的资产给到理财公司。同时,“业绩比较基准”也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应该从风险调整后收益水平的角度去判断理财公司是否真正地发挥了专业能力,为理财客户创造了可承受风险水平下的最好收益。

至于理财公司下调基准的现象,我们认为这背后大多是由市场环境决定的商业行为。若下调后的基准反映了市场真实收益,长期来看既为客户提供了符合市场规律的收益,又达到了预期目标,那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完全合理的。但对于当前市场关注的达标率数据,我们认为需要考察得更加精细化,对不同风险级别以及不同产品规模要拆分论证,才能真实反映理财公司的业绩达标情况。

在我们公司的文化中,忠于客户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客户投入到我们理财产品的每一分钱,都代表着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一份信任。我们要以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为客户提供值得信任的理财产品和服务。

“股东就像一个大金矿”,个人养老金理财新品已在筹备

券商中国记者:从产品货架来看,2025年贝莱德建信理财的产品和资产大致会都如何摆布?比如加码发行哪类产品、增配哪类资产?

张鹏军:2025年,我们工作的目标仍旧是:一切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财富幸福。理财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30万亿元,最新的市场特点可以用三个99%来归纳:99%的客户是个人,99%的产品风险级别是R1—R3中低风险,99%的理财产品是固收和混合类。这三个“99%”也表明的理财行业的主流本色。

基于这个前提和认识,公司会在2025年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做强做大基本盘,做新做优特色盘。一方面,公司明年将继续在主流(低风险R1–R2)产品领域发力,加强固收投资能力,增强在现金增强策略、固定期限固收等刚需产品领域加大产品投放力度,满足渠道客户的日常理财需求。

同时,公司还将继续践行产品创新理念,打造公司投资特色,为中国市场不断引入贝莱德全球领先的投资策略,在个人养老投资、固收增强、多资产配置等领域推出符合中国市场和客户多种理财需求的新产品,做出新意,创出优势。

券商中国记者:你认为海外理财市场,尤其是股东贝莱德集团有哪些最新经验可以引入中国市场?

张鹏军:目前根据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我们注意到可以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海外非常成熟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同一市场、同一标的,并经过海外团队和可以充分验证的优秀策略。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做成多资产组合的工具,或增厚收益,或降低风险,为理财产品的稳健低波需求提供支持;

二是海外产品创新和设计的经验。以养老产品为例,贝莱德集团有着超过30年的管理养老金、服务养老客户的经验,在养老方面的创新“iRetire”和“Life Path Paycheck”都在引领养老投资市场,许多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最后是海外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应用。一方面,金融科技可以让投资产品的宣教变得更易懂,让投资的过程变得更方便、让各种投资产品更易得;同时,金融科技更能赋能投资研究,信号检验,组合构建和风险管理等,让投资管理更智能,更科学。最终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能给投资者更好的投资体验和回报。

需要学习借鉴的肯定不止这三方面。我感觉我们的股东就像一个大金矿,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去发现引进,再结合国内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进行落地,最终服务我们的理财客户。这也是我们明年主要的工作计划之一。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强,基本面长期向好。2023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分季度来看,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去年年底我国开始增发万亿元国债,稳固经济复苏势头。2024年财政政策继续加码可能性仍然较大,将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结合,助力经济稳中向好。

券商中国记者:贝莱德建信理财目前是市场上唯一参与并发行个人养老理财产品的合资理财机构。养老相关产品表现如何?2025年在养老产品方面有何进一步规划?

张鹏军:贝莱德集团是全球养老投资的先行者和引领者。1993年, BGI在美国市场推出第一只目标日期基金(BGI 2000 Fund),开启了目标日期基金(TDF)服务美国以401(k)计划参与者为代表的养老金市场的时代。

2009年,贝莱德收购BGI,将旗下目标日期基金归整合并为Life Path系列。2024年上半年,贝莱德推出Life Path Paycheck 系列养老产品,再度引领养老产品创新。截至上个季度末,在贝莱德集团管理的11.5万亿美元的客户资产中,超过一半的资产是养老投资,直接覆盖近4000万美国劳动力人口,占到全美劳动力人口的四分之一。

我们在养老理财产品方面的成功探索首先要感谢监管部门和建行的战略眼光和对我们专业的信任。在全面深入了解养老金融监管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充分借鉴了贝莱德集团在养老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建设银行伙伴通力合作,在国内开创性地发布两款产品。

一是2022年5月发行了首只十年期,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只十年期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截至2024年12月12日,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9%,业绩在51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中排名第一。该产品的显著特点是封闭期限长,因此可以在积累票息增厚“安全垫”的同时,通过长期配置更多的权益类资产,以求给投资者增厚收益。

二是2023年7月发行了首只个人养老金目标风险理财产品,截至2024年12月12日,养老份额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4.75%,净值波动率和最大回撤都控制在2%以内,业绩在同类产品的排名稳定在前10%左右。这些特征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持有体验,增强了客户持续投资、长期持有的信心,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产品规模从成立之初至今已经增长了近50倍。

2025年,我们在认真总结前两只养老理财产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贝莱德的国际先进投资理念和养老产品客户的风险偏好,正在积极推进下一只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上线工作。这只产品是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而度身定制的,非常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不高但又想获取长期权益收益的养老金理财客户。

公司在养老理财产品中已经运用了股东贝莱德全球最具优势的系统化主动权益投资(SAE)策略。据我们了解,该策略旗下2,110亿美元的管理规模中,91%在过去三年跑赢业绩基准,99%在过去十年跑赢业绩基准。

责编:汪云鹏

校对:赵燕证券如何申请杠杆



Powered by 联华证券_券商股票配资_证券公司配资门槛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